夺冠百度云网盘资源免费分享
夺冠百度云网盘资源免费分享
百度云链接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x76wTzX0cUGBAtDKmqWWp4X
电影《夺冠》观后感:预期不太一样,但情怀仍在,值得后期加分
众所周知,《夺冠》是从原来的《中国女排》更名而来。要不是疫情的影响,这部电影会在2020年的大年初一上映。正如导演陈可辛在上映后发表的感言,这部电影的制作与上映过程和中国女排姑娘们打比赛一样,经历了太多的不容易。如果陈可辛只是把这些比赛拍得好看,那这部电影充其量只能算是一部合格的“纪录片”,而不是一部表现出中国女排精神的电影。
电影中选择的三场排球大战,中日,中美和中巴。
中日之战:老女排时代的中日之战,更像是一部抗日剧,教练和运动员们心中的国家荣誉,以及极度渴望被全世界认可期待。那个时代的运动员都是“憋着一口气”的,尽管各方面条件都很落后,但是为了“这口气”,都愿意豁出命去拼。
中美之战:原来国家队的主力郎平摇身一变,成了美国的主教练。而在面对中国队,面对陈中和时,却又不得不认真打。尽管郎平心里希望中国赢,但是身为职业教练,却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。当美国队赢下比赛后,随之而来的是“叛徒”二字。
中巴之战:经历了队友的离世,郎平经历了短暂的迷茫后,决定回归。回归国家队后,问姑娘们“为什么喜爱排球”,她是在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队员们,打球不是为了某个人,更不是为了成为某些人,而是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。小组赛接二连三的失利,让队员们都想放弃了。好在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,中巴之战就是转折点。跨过它就能一路向前,而中国女排也做到了这一点。
电影中的郎平算是新老女排这两个时代的纽带。她身上既有80年代老女排的影子,又有让新女排想要实现个人价值的憧憬。
电影中很多场景都和郎平有关,从她的视角出发有多段值得思考的关系,比如她和教练的师徒关系,她和陈招娣的队友关系,她和陈中和的合作关系,她和惠若琪朱婷等新一代女排队员的关系。郎平身处在不同的维度,展现出的情感自然也是不一样的。
我个人其实蛮喜欢郎平和陈忠和这种合作关系:当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夺冠时,郎平接通了老陈的电话,国歌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,教练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这一幕既是对于老陈付出的最好回馈,也是对新老两代女排人的敬意。